首页|学院概况|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工程|实验中心|实验室安全|党建动态|招生就业|团学工作|新闻公告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一、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二、修业年限及毕业学分要求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可在3-8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76学分。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中原,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和城市能源应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调试、技术研发等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3、提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运行、研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复杂问题的综合专业技能。

4、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潜力。

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备专业工程师技术能力和职业资格,具有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岗位的职业素质,初步具有研究开发的职业能力。

五、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复杂工程问题。

观测点1.1 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作为语言工具,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科学表述。

观测点1.2 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观测点1.3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观测点1.4 能够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结合数学模型,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综合、选择和评价。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观测点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判断。

观测点2.2 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观测点2.3 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确定问题存在的因果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节能、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保等因素。

观测点3.1 能够设计多因素影响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案。

观测点3.2 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建筑环境系统或建筑能源供给、应用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观测点3.3 能够从多角度考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理解设计方案对社会、节能、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措施。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观测点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机理和规律进行研究,做出合理的预测。

观测点4.2 能够基于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或实验仪器安全的开展实验,正确的采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观测点4.3 能够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获得有效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观测点5.1 能够使用现代工程工具与模拟软件,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测量、计算、设计。

观测点5.2 能够开发、选择恰当的工具,模拟和预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与实际工程差异和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观测点6.1 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析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观测点6.2 能够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对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社会和文化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观测点7.1 能够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理解和评价供热、通风、空调、燃气等工程实践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控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观测点7.2 能够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理解和评价供热、通风、空调、燃气等工程实践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观测点8.1 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法律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

观测点8.2 热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事业,能够依据职业道德和专业法规,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具备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观测点9.1 在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担任个体或组织、协调的角色。

观测点9.2 能够理解团队的重要性,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相互协作,共同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观测点10.1 能够使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术语就专业问题,以发言、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

观测点10.2 具备国际视野,能够通过外文资料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现状,能够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观测点11.1 能够应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中的工程管理、概预算、项目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

观测点11.2 运用工程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并与不同学科配合,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观测点12.1 正确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观测点12.2 拥有健康的体质,能够适应行业发展,具有主动提出问题、跟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科前沿的能力。

六、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

七、主要课程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空调工程、燃气输配、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冷热源、工程经济与管理、自动控制原理。

八、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分配

最低

学分

要求

毕业学分构成

必修学分

选修学分

通识必修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集中实践

综合实践

通识选修课

个性拓展课

176

43

43

29.5

39

3

6

12.5



课内总学分/

学时

(含课内实践)

实践教学

(含课内实践、集中

实践、综合实践)

选修课

通识教育平台

学科基础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

备注

学分

134

58.5

18.5

49

43

42


学时

2208


296

848

688

672


学分占比

76.1%

33.2%

10.5%

27.8%

24.4%

23.9%


九、备注说明

1、结合专业情况,根据本专业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本专业第二课堂主要通过专家讲座、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活动进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

2、专业拓展课程由学业导师指导学生选择。

十、附表

附表1、专业总教学周数分配表

附表2、专业教学进程安排图示表

附表3、通识教育平台

附表4、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附表5、专业教育平台

附表6、实践教学平台

附表7、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联矩阵

附表8、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关联矩阵

附表9、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河南城建学院  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书记院长信箱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河南城建学院   电话:0375-2089069   邮编:467036